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课程设置 校园环境 管理制度 教师风采 亲子教育 自闭症训练 咨询留言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绥化新希望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 >> 新闻中心 >> 浏览详细内容
大多数自闭症可后天修复
发布时间: 2016/4/20 16:05:34 被阅览数: 1047 次 来源: 绥化新希望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一个沉浸在自我世界、难以沟通的孩子,加上现代医学领域给予的“无法治愈、无药可解”的悲催答案,自闭症就像一块巨石,让那些不幸“中奖”的家庭透不过气来。
  在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来临之际,自闭症家庭修复师珍妮用8年临床经验,给出一个与目前医学界完全不同的观点:自闭症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养育偏差导致孩子心智没有发展出来,交流能力没有发展出来;自闭症也不是终身不治的,完全可以后天修复好,修复前提是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中。
1 自闭症是不当养育的结果
  目前,自闭症已经跃居儿童疾病发病率之首。美国疾病控制防治中心(CDC)近期公布有关自闭症在美国发病率的最新报告,报告中提出在68名8岁以下儿童中就有1名儿童有自闭症,这比之前的88分之1又高了30%。省残联资料显示,我省0到6岁包括自闭症患儿在内的精神残疾儿童有2000人,几乎每个被确诊为自闭症的家庭,医生都给出了“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训练康复”的救命路。根据现代医学的说法,此类儿童主要问题是,不会、不能与外界交流,原因是不可知的脑部疾病。而珍妮却给出了不同答案。
  珍妮祖籍太原,生长在深圳,与自闭症亲密接触已有8年,主导过百余个家庭关系修复,她的结论是:自闭症是后天养育偏差导致。如果单纯从家族个体上看,幼儿时期,特别是12个月之前,养护者自身的人际、情感、交流发生偏差及有意或无意的断裂,导致儿童无法发展出同步适龄的人际、情感功能,导致自闭症状,自闭症是养护人无意的恶意或自身功能缺失导致的。也可以说,是父母两个家族负面情绪的遗传,是不当养育的结果。
  什么是不当养育,珍妮说,不当养育分成很多种:比如说饲养式养育,认为孩子只要吃饱喝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跟他多说话、教他东西,长大了自然就会了;比如说抑郁型养育,有些母亲本身也有抑郁情绪,又得不到家人体谅,导致母亲的郁闷情绪散发不出去,在情感上根本没有能力照顾婴儿;比如说过度服务型,只要孩子一张口,就赶紧把吃的送到嘴边;还有围观型养育,拿着相机随时给孩子拍照,拍录像,始终在“观赏”孩子;还有多语境养育,一家采用多种方言,让孩子无所适从;还有过度认知型,认字、背唐诗,就是不好好说话。这些不当养育类型的通病都是从小没教孩子和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或者错误地把孩子引向了物而不是人,没有或者极少使用交流式语言和孩子交流,这样,都会导致孩子无法发展交流和心智,从而产生自闭倾向。
2 不恰当的干预贻害无穷
  多数家庭被确诊以后都经历了全家痛苦、相互指责、寻找方向、专业训练等步骤。九成以上自闭患儿在残联等类似部门进行训练。康复训练仍是目前国内医学界认知的主流。国内有名的比如青岛的以琳、北京的星星雨等训练机构,常常要排队到两三年才有名额。
    至于训练内容,大多有感统训练、ABA(应用行为分析)等等,许多做法都是从起步较早的国外学习而来。坚持感统训练者认为,自闭儿童是因为神经发育不好导致其行为和交流能力不好,所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促使其神经发育,因此对这类儿童进行高速旋转、爬滑板滑翔等训练。ABA是国外训练自闭儿童最常用的方法,藉以通过训练儿童一系列与普通人一样的正常行为,让患儿走上正常人的道路。目前,我省的省市级残联也开展了类似康复训练,并且,国家对于此类康复训练有补贴。
  在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太原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方舟自闭症康复研究院,记者见到了多名训练的儿童,参加集体或一对一训练,有的在练“对视”,有的在练“你我他”的表述。聚集在一起的家长,脸上写满了疲惫,心里隐藏着对孩子未来的担心。
  而这些目前“主流”的做法,却是珍妮认为的不恰当干预。她认为,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问题是交流,企图通过把孩子训练得身体协调了,自闭症就好了,这简直就是南辕北辙。而且,机构里提供的大量指令性的训练不仅对孩子的核心问题没有帮助,还会引发更严重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小幼儿过早生活在高强度的感统训练中,必然导致后期孩子焦虑、多动,再想融入正常的幼儿园、小学就更难了。至于ABA,珍妮认为更是可笑,她说,试图单纯依靠堆砌行为的方式塑造人的灵魂是非常愚蠢和不切实际的,人的行为是受客观环境和主观意识环境所影响的,比如,小偷和总统同样都拥有使用手机、开汽车的行为能力,可是他们脑子里面装的不是同一类物质,拥有无数个正常行为的人不一定是“正常人”。
3 良好的家庭基础交流是关键
    通过修复家庭环境可以使自闭症儿童实现康复?记者采访了一家省级康复中心负责人和一家民营康复机构负责人。他们都表示,听说过心理学在自闭症领域的介入,但是,通过家庭修复“治愈”自闭儿不可能。
  与珍妮参与家庭修复的一名患儿见面,记者感觉,眼前这个9岁孩子情绪稳定、应答及时、行为得当,虽然有点羞涩内向,但大多在正常范围。他的母亲温婉内敛、神态平和,父亲则言语不多。母亲介绍,孩子3岁被确诊,曾举家惶恐,后来带着孩子训练,一段时间后觉得不太对头,辗转联系到珍妮之后,一家人开始了家庭关系修复的内省之路。原来,孩子的奶奶十分强势,时刻掌控全家人言行,孩子的父亲从小唯诺,没有自我。不幸的是,孩子的姥姥家也是类似情况,所以,他的父母在原生家庭没有学习到爱与交流,更不会教给孩子爱与交流。
  珍妮第一次到这个家庭是在两年前,那一天她现在仍记忆犹新—孩子姥姥问话,体温计在哪里?她的目光没有看任何人,像在自言自语。听到这话,孩子的妈妈“嗖”就冲了出去,在抽屉里翻出体温计,拿给自己的母亲。珍妮说,他们的家庭就是命令与执行、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看不到爱、交流、合作、沟通。这样的环境,孩子怎么能学会交流呢?不自闭才怪呢。
   珍妮说,在情感、人际领域,所有人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先在家庭中习得的,自闭症儿童在修复初期必须是在放松、舒适的环境、人际格局固定中的,当他在家庭人际关系生活中发展出一定的安全感、自我、跟随、界限之后,再带领他进入更广阔的世界,有助于他的心理发展。这种交往环境是放松宽容,循序渐进的。想培养出正常的孩子,必须把他放在一个正常的环境里,父母感情好了,交流好了,再智慧地传递给孩子。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四年级学生张姗姗的毕业影片是关于自闭儿童的,这个主题,她已跟踪了两年多。她认为,孩子是家庭的缩影,自闭症孩子好转的根本在于家庭关系的好转,儿童的模仿性很强,父母双方关系的好转可以给孩子做一个优良的示范,从而缓解孩子的封闭心理,也有利于下一步孩子和社会的接触。
  目前,自闭症领域里有一种令人沮丧的论调,已经康复了的都是误诊,没有康复的都是真正的自闭症。珍妮说,我愿意邀请合作机构,也可以接受合作机构指定的家庭指导家长,让大家看到孩子是如何康复的。她补充到,康复时间和孩子的年龄、自闭程度以及家长的配合度有关,一般来讲,3岁以下的孩子较容易修复,通常半年到一年就可以修复好,年龄大或已有严重外显行为问题或者情绪问题,就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智慧,企图跳过家庭这一关直接进入社会环境中去建设和修复孩子的做法,也是痴心妄想。
  作为家庭修复师,珍妮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推动国家推出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儿童心理发育指标和修复指导,让自闭症可预防。她希望4月2日的“世界自闭症日”能改成“世界家庭幸福生活日”,希望更多孩子能在愉悦顺畅的家庭生活中茁壮成长,希望政府部门承担起责任,积极推广自闭症的正确救治和预防。
 
 
 
相关同类新闻:
[前一条信息] 造成儿童自闭症的10大诱因
[后一条信息] 详悉:为什么儿童会患自闭症?
 
版权所有©绥化新希望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 地址:绥化市大润发超市北50米(东门回味居对面)
电话:李园长:15146505858 李主任:13234588787 技术支持:华 信